一
六月六日,笔者应邀参加了在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——四川省眉山市,举办的“三苏与巴蜀”学术研讨会。共同弘扬东坡文化,传承三苏文脉精神。
初夏入眉山,拜会东坡堂。
三苏与巴蜀,盛举同共襄。
大雅写诗书,万竿粉竹香。
来凤披风榭,轻舞伴飞扬。
来凤轩、披风榭是三苏祠内的两处古建筑。
三苏祠东坡塑像
二
有幸参加“三苏与巴蜀”学术研讨会,在我的身边尽是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鸿儒高贤。他们著作等身,区区微我,不胜惶恐之至。
置身云雾中,高处不胜寒。
展开剩余70%三苏与巴蜀,鸿儒共言欢。
岂敢登大雅,十年磨一剑。
东坡知我意,明月清风间。
三
我和妻子参加完三苏学术研讨会,顺道至乐山市,拜谒沙湾区“郭沫若故里”,游玩了苏稽古镇。多年心愿,终于完美实现。
三苏过嘉州,灵山秀水情。
东坡与沫若,灿如双子星。
才子传风流,文风震古今。
古镇轻松游,拳拳倾慕心。
“三苏”父子——苏洵、苏轼、苏辙,曾经路过乐山,结伴出川,赶赴京城。
郭沫若故居
四
乐山是美食之都,吃货的天堂。好吃的东西太多,一天到晚,应接不暇。要想减肥,千万别来。呵呵。
寻味到乐山,翘脚牛肉鲜。
红油钵钵鸡,妙在数签签。
吃货爱东坡,不忘食为天。
求真要务实,悲喜都是甜。
远望乐山大佛
五
游乐山文庙,登临老霄顶,一览乐山城全景。老霄顶是乐山城区制高点,唐代诗人张友诗云:“蓬莱楼阁正新秋,人在西南第一楼”。登高望远,感概正在高考的少年学子真青春哦,可时光何曾为谁而停留呢?唐代诗人岑参诗云:“到来能几日,不觉鬓毛斑。”再见了,乐山。
乐山西南第一楼,
大佛在望万景观。
嘉州山水脉含情,
尔雅风流总缠绵。
相传,大学问家郭舍人在乐山乌尤山上潜心著述,注释了儒家经典《尔雅》。
发布于:四川省启泰网配资-国内配资官网-a股配资-短线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